·當前位置:網站首頁 >> 產品知識 產品知識
拋丸機用鋼丸強化后表面粗糙度是怎么計算的?
2020/4/10 來源:鋼丸 作者:www.5mly.com 閱讀:次
拋丸機鋼丸強化后表面鋼丸坑(麻坑)占據的面積與總面積的比值稱為表面覆蓋率(粗糙度)。 工件只有達到規定的拋丸強度和表面覆蓋率要求, 它才能具備較高的抗疲勞破壞和抗應力腐蝕破壞的性能。鋼丸拋丸強化零件通常要求其表面覆蓋率達到并超過100%。
鋼丸拋射工件表面覆蓋率數據取得步驟:
1)用金相砂紙打磨弧高度試片(磨到Na3砂紙為止)。
2 ) 在規定的鋼丸拋射工藝參數下對試片磨光面進行拋丸。
3 )在50倍的金相顯微鏡下觀察試片的拋丸面。
4)將半透明紙(硫酸紙)放在顯微鏡的毛玻璃上,用鉛筆將麻坑輪廓描下。
5 ) 用求積儀測定麻坑占據的面積(如麻坑所占面積較大, 則測定光滑面積更為簡便) 。
6)按計算公式計算麻坑覆蓋率。
由于鋼丸拋射覆蓋率是根據麻坑面積的測量數據而計算出的, 所以只有工件麻坑面積完全可以分辨時才能獲得精確的覆蓋率數值。 但是在實際測量中可以作到精確測量值為98%,超過此值則不可靠, 所以通常以98 %作為覆蓋率測量的極限值。
試驗結果指出:鋼丸拋射達到30%的覆蓋率時,工件疲勞強度就有明顯的提高; 隨著提高疲勞強度仍然繼續提高, 但超過80%之后, 疲勞強度的增局速度逐漸減緩。
如果要求的覆蓋率達到98%,在生產量較高的情況下,應該考慮盡量地縮短鋼丸拋射強化時間。但是必須指出,為改善工件疲勞性能和抗應力腐蝕性能的拋丸強化, 零件表面的覆蓋率一 般應達到或超過100%。